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感懷 德慧(by 葉啟政)

德慧一直行著「歪道」,
那是因為他有著隨興而為的「任性」特質,
而這經常正是有才情的人常見的性情。

 2012/12/08
葉啟政

  我在1977年認識德慧,至今有35年的歲月。與德慧,平時幾無來往,只在特殊場合裡,才有著偶遇的機會。他總是叫我一聲:葉老師。但是,我心裡頭一直是以學長弟的關係來看待這位可愛的學弟。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記余師紀念學術研討會(by高郁絜)


(圖片點選可放大)

卷一 那晚, 老師緘默的離去


  9/7那一天晚上,您選擇緘默的遠去,約莫八點鐘。當時我正與共同展開醫院實習的心理師夥伴們聚餐,製造著喧嘩...突然間有位夥伴站起來,對著其他人說「我要走了」。現在還是不明白,我看見的是否就是你轉身離去的背影?

  大夥兒各自離開後,我走在書店街,好一段時間沒買書當晚卻買了本回憶錄《我所緘默的事》,當時並不知道你已遠去的消息,也沒料到閱讀這本書本身會因此成為我接受你離開這件事一個很大很大的安慰。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憶念余德慧老師(by李燕瑋)

第二年的教師節(2002年9月28日) ,我寫了電郵問候老師、謝謝老師(Thank you for being such a teacher )並祝老師教師節快樂。老師的回郵讓我有點訝異: 身為老師多年,我也忘了老師的意義何在,但你的電郵讓我意識到身為老師不是一件觸礁的事(Being a teacher is not like shipwrecked) 。會不會我們少向老師表達感謝之意,理所當然以為老師會知道?   

  獲知余老師離世的當下第一個感覺是 : 心中的一盞明燈黯淡了。後來回想才意識到這樣的心情,似乎是老師當年在張老師月刊》刊頭文章中提起他得知某位大師去世的心情……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想念那段研究室的日子(by楊長苓)


曾經是你的助教,很榮幸。

謝謝你給我的教導,讓我有能力愛人,並且輕看人世風雨。


  小余老師,我的恩師,謝謝你。

  你說師生相欠債,老師擔著學生的命與責任,既重且久;你説言語遮蓋比彰顯的多,沈默敘説才是生命的故事。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傻味道(by石佳儀)


一生與老師們相處過的日子一直有這樣的簡單親切。做學生的對老師知道的並不太多,從來沒有看過老師在家裡穿得很隨便的樣子,也不知道老師平時在家裡做什麼,所有簡單的親切都來自課堂的簡單世界。教書的教書,學書的學書,話語就在一個不甚功利的空間交換著,甚至有時師生的對話是那麼沒有一點外邊的灰塵味,看起來有點兒呆:教書的是書呆,讀書的也是書呆。叫一聲老師,就有這麼個傻味道。

~~余德慧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走一條不尋常的路(by 余安邦)


《張老師月刊》201211月號,《回首,余德慧》專輯。
 

不必在意「夢」揭露什麼奧祕,或者夢裡的喻象是什麼?也不必去解夢,只是把夢當做是生命的經驗,生命就可因而立體化地豐富起來。

──余德慧《生命夢屋》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結束的開端:2012紀念余德慧教授系列學術演講(後記)--by 林耀盛

「某個人,您或我,趨步向前,並且說:終於,我要學會生活了」。Derrida在《馬克思的幽靈》有了這麼一段神秘的開頭。多年後,Derrida在接受世界報的訪問時,提到了這段謎語,他是在書寫完成後想到的。果然,結束是個開端;啟始是個終結……

無盡的無盡,余老師的學術遺產和人格風範,是個完結的起點……


  10月25日是余老師的「滿七」,我原先規劃的四場系列學術演講,也在這一天順利完成。圓滿的落幕,是一個開始。對於仍然努力追尋余老師學術志業的後繼者來說,更是如此。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在地的迂迴,遠去的歸來


各位先進、好友及同學:

余德慧教授已於民國10197日(週五)晚上辭世,大家對於這位可敬的學術伙伴、老師與好朋友都深感不捨。

1990年代起,余德慧教授對於華人本土心理學的諸多貢獻,以及他對學術實踐的熱誠與使命感,令人感動與欽佩。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以生命教學的余老師(by 翁育慈)



瞬間余老師的病都好了,他在病床邊開講,講了快兩小時……
在學生還沒來之前就是病人,學生出現後他就變回老師……

  
  最近在研究所讀書,常探討老師的教學態度與信念,加上因為教師節的關係,特別想念余德慧教授。在余老師身邊有幾次奇特的學習經驗,想把它記錄下來,因為余老師影響著我的學習之路。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那一年我們一起在安寧病房奮鬥的日子(by 翁育慈)


短短的十個月,余老師把我們大家繫在一起,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的把我們帶上來。余老師在學術界的成就不需要我多說,但是可以走進臨床教學的老師真的不多,教導這群平凡到不行的志工更是困難。在沒有學位的包袱之下,我們更輕鬆的學習,而余老師是貼近我們的心在教導我們。


  九十五年元月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安寧病房開幕正式啟用,余德慧教授不嫌棄小廟,帶整個研究團隊來協助安寧病房營運。在沒有病人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工作,一切從聚人氣開始。在聽不懂的情況下,我們就跟著余老師的腳步工作。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追憶……(by 李維哲)


  那就是余老師!
一位帶著光的前行者,
一位用力、舞盡生命的知者,
一位讓我們願意領會、追隨的導師。
 生命無盡-- 
縱然眼前崎嶇,我們一起前行!
 
  農曆815(930)下午2時許,小弟維庭對我說:「你知道余老師在97日過世了嗎?」頓時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竟成了我個人對余老師的追思時光。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2012紀念余德慧教授系列學術演講(by 林耀盛)


  
  今年暑假,我著手規劃政大心理系十月份的系列學術演講,是基於拓展人文取向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的理念,期盼打開心理學的論述空間。如今,這一系列的演講,在余德慧教授過世後,格外具有意義,也是紀念老師的一種學術致意方式。這一系列演講的時間地點如下表所示,以下簡要說明各場次演講追思、紀念余老師的意涵。

The Mediator( by 李維倫 )


  
追思會前的失眠夜晚,我重讀著老師的書,
突然明白:
原來老師的做法非常簡單,
他只是老老實實地跟生命同行,
他就是生命該有的樣子,
他也如此帶我們進入生命。
He is the mediator who mediates us
to the life every one of us belongs to.


 2006624日在東華大學的退休講座,余老師準備了160套自己的作品並親筆簽名送給參加講座的朋友,但仍然不足於現場的人數。余老師在會上說:「我把大家的名字寫一遍,覺得自己做為大家的mediator的任務就告一段落了。」

 老師說的mediator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說你怎麼看到的( by 李宜澤)


您總是帶著一支可以剔牙的金鉤子,
一邊看書一邊興趣盎然地咀嚼裡面的話語,
或者是要我說說這次去田野地之後的心得
然後又看著我說:
「不用想故事,先說說你怎麼看到的。」

 

  老師阿,我去年春末在匹茲堡和幾位同學一起看了這部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片末,只有我和一位研究日本文化的同學對片子感動莫名,其他的同學們一副丈二金剛的樣子。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看過這部片?不過我想像您就像那個忽而在叢林中消失數年,又走回人世變成猩猩的兒子;或又是那個在片中拖著病體卻不斷關切身邊事務的波米叔叔。

921......(by 石佳儀)


如今我明白了:
那一副使人目光清明的隱形魔術眼鏡,
含藏著老師專注耗神的細密手藝與心思。
謝謝您,老師。
 

  921,一串珍藏記憶的數字,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2012921日,在花蓮,一場生死和思念的盛會,我參與了。

  1999921日,去到花蓮的第一個夜晚。那晚,睡得安穩。我以為,花蓮的地震,平常總是如此這般搖晃,跑到屋外的人們,未免大驚小怪。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當一切都已說出,唯一留待說出的是憶念(—— by 林耀盛)


老師說,生寄死歸。
出生是寄養在花盆,死亡意味著「離開」世間,
但同時它也意味著「回家」,返回到宇宙的本原狀態。
如今,老師回家了,留給我們永恆的「鄉愁」。
但老師也幫我們開啟了一扇門窗:
無論在學術上、生活上,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台大心理系畢業生於追思會中,獻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余老師曾經和他們一起唱過的歌。


  往年,教師節前會寫信問候余老師,今年,以此文追思老師。


回家作業(--by王桂花)

親愛的小余,

  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5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摯親好友,齊聚花蓮慈濟大學,參加你的最後一場生命講堂--余德慧教授追思會。

  這一回上課內容是,你以62年的生命精華,親身教誨生死學與臨終陪伴。跟以前一樣,來上這堂課的人,全都浸潤在你的顰笑言談之間;不同的是,這回,多數人都聽懂你在說甚麼,或是聽懂你想說甚麼,引發自己對生死別離的思考,想向你提問,想與你對話。但,這是你留給大家的回家作業了......


一瞬之光--憶余老師(--by蔣鵬)


一瞬之光

生命裡總有些人就像這一瞬之光,
穿透死亡與自我的遮蔽,
直抵我們生命存有的根部,

心理學到底學什麼? (by 陳麗美)

在我九月五日到西方流浪之後,
老師在時節正要轉涼的秋天離去。
來去生死,
我只能在西方的聖米歇爾山
為老師在西方神明前點上一支蠟燭,
聊表我的祝福和思念之意。
……此刻老師淘氣的表情卻一直映在心裡……
彷彿他只是去了一趟田野調查,
和榮格爺爺聊天聊得起勁,
回神回來還想要告訴我們許多二三事。


  約莫在追思會的同時,我在榮格老爺爺的墓前做了一夢:我從西方世界回來,到余老師的遺體前致意,老師從躺著的平台上翩然而起,拍拍身體,臉上ㄧ戳頭髮垂下,他無心撥開頭髮,逕自起身,就往旁邊的廳堂走去,我和顧老師只得隨後跟上,他低聲呢喃說著:這趟收穫很大。


  在旁邊的廳堂,聚集許多老師的好友,哲學家,心理學家,法師等等,眾人見老師走來,直接上坐,屁股還沒坐上位置,就開始要說他這趟生死的田野之旅的收穫。幾位朋友看著他走進來,有人驚訝得下巴張開,還沒回神。老師已經滔滔不絕地分享他來去生死的經驗。坐中兩位法師,凝神傾聽,頻頻點頭。

「宛在」─ 追憶余德慧老師(—— by 東華族群所蔡明偉)

   
於是,我深深覺得「在」與「不在」之間,接際著一片遙思的地帶,告訴著我說:其實余老師是藉著「宛在」的方式,以一種似假猶真的切近感、無形的實體,仍然與我們談生道死,一切如昔……。


  老師的辭世,驟然讓我凝思「在」與「不在」之間的關係。

  若我歸結兩者的對立性與絕對的差異,我知道,這有違老師生前有關生死觀察的教誨,而且也非老師寓居於世的風格。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感謝,在追思會後......(by 顧瑜君)



各位至親好友們:

  在老師追思會後,我終於有片刻安寧,可以安心地坐在電腦前,好好地感謝您。我知道追思會不夠周延,怠慢之處,尚請大家見諒。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2013年「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讀書會

 
活動緣起:

一直都透過廣泛閱讀來吸取精神養分與建構夢想世界,許禮安醫師曾在安寧病房主辦生死學讀書會。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2009年舉辦12「生死學讀書分享會」20106張啟華百年紀念「病情世界解密」讀書會2011中華民國建國百年12「百年生死安寧」讀書會201210「安寧藝術健康人生」讀書會2013年許禮安為紀念恩師余德慧教授,特別安排20「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讀書會,期望透過閱讀余老師的文章與思想,來探究台灣生死學大師對臨終關懷、人文療遇(encounter)、詮釋現象心理學等生命的觀點。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給余老師的一封信(——by 蔡怡佳)


我們帶著理解人的渴切來到這個系,老師帶領我們從一望到底的大路,走向未曾被看見的荒野;荒野之中的大山大樹開啟了我們的心靈,我們遇見世界的廣邈,也同時走進心靈的深邃。老師是荒野的孩子,也是天地之中的智者,您的教導回應了我們追尋心靈知識的初衷。




老師:

  今年四月到慈濟參加研討會,羿如騎機車載我到老師家看老師,老師當時坐在廚房,用英文教新來的看護煮湯,應該是鳳梨苦瓜雞湯。老師一邊教,看護一邊照老師的話把材料一樣一樣放到鍋內,湯還在鍋子上等待時間的熬煮,老師說累了,於是我們移到客廳,老師可以躺下來說話。我跟老師說我的爸爸剛剛開始洗腎的事情,老師是腹膜透析的專家了,告訴我許多洗腎的經驗,還請羿如拿磅秤給我看,說這一種用來稱引流液最好用。回家後,我跟媽媽說,發現家裡買的磅秤是一樣的,覺得很高興。


1991年台大心理系演講: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問題

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問題(一)

追思,余德慧老師(——by 翁士恆)

想送余老師,但電話所召喚的卻是更深的責任。
想到老師所教導我所領會的,就是責任的重量。
於是兩難逐漸清晰,我瞭解:
我可以有著自己的任務,用自己的方式,追思您。
  所以決定重回我的佇所,回到我的每日位置,我的鎮日角色。


之一 歌謠

  山谷裡有風 山谷裡有雨
  山谷裡有樹 山谷裡有河
  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
  山谷裡的居民有許多許多的愛

  山谷裡有風 山谷裡有雨
  山谷裡有樹 山谷裡有河
  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
  山谷裡的居民住了許多許多年

  山谷裡有風 山谷裡有雨
  山谷裡有樹 山谷裡有河
  山谷裡的天 永遠那樣藍
  山谷裡的居民祖祖輩輩不離開
  ……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by 余德慧)

《關懷的力量》推薦序

  
  這本小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聯合報]追思會場 談到余德慧…好友們淚中帶笑(2012.9.22)


  慈濟大學教授余德慧追思會昨天下午在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演藝廳舉辦,昔日同窗、同事、學生到場致意,跟心中的小余(老師)說再見。會場上,大家輪流上台憶故友,有人誇他「思想精妙」,也有人糗他「文筆那麼好,誰敢寫信給你?」

  「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恩寵。」余德慧的太太顧瑜君教授將丈夫的話牢記在心,婉謝各界致贈花圈、花籃,改以紙鶴、野薑花、燭火布置追思會現場,展現淡雅莊嚴的氣息。

追憶余老師(—— by 李維庭)


報導上說,還有幾位活佛早已轉世來到台灣,直到目前尚未找到。
老師隨即正經地告訴我們:「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並且當場吟誦起藏文經典,說他天生就會唸誦。
那時我們同學面面相覷。
但老師吟誦的音調型態,真的很像我印象中藏文經典的型態。
事後我們學生「決定」這是老師對我們開的玩笑……



  又是一個輾轉難眠的夜晚。

  自從聽聞老師過世的消息後,在許多生活間的空隙,都會想起老師。尤其是晚上入睡的時候,從9月7日晚間至今,我已經有好幾個夜晚,浮現和老師相處的片斷景照,這些畫面不斷地把我拉回20年前的台大,課堂上的老師、研究室裏的老師、和我們一起用餐的老師、甚至和老師一起抽著香煙……,這些畫面是如此地讓我震顫,有時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

追思余老師(——by 筱琳)



還記得大四時到豐田肯納園當志工,在那兒巧遇余老師。
老師說在這兒教自閉兒的楊思根教授是他的老師,他來這探望楊老師;
我一方面驚訝著老師之外還有老師,
也佩服著老師帶著疲憊的身軀前來探望師者的暖意。



  親愛的老師,你現在過得好嗎?在新的國度裡是否依然書不離手,孜孜不倦的從書中得到啟發、省思與快樂呢?老師走的這幾天,我一直都睡得不好,關於老師的影像和記憶,不斷的在我工作時、休息時、走路時、沉思時、做夢時竄入我的腦海中。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疑惑著我與老師共有的相處時刻,相較於其他人是少之又少,我納悶這些僅有的記憶為什麼不斷的潛捲著我、呼喚著我。我想或許是心底遺憾著沒有機會再和老師聊聊天,多些相處互動時刻吧。

致謝與感恩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12:24 



  九月二十一日(週五)中午,五百餘位師長、好友、學生們,陸續抵達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在余德慧教授的追思會場上,或是輕聲追憶交談,或是安靜閱讀余老師的作品,瀰漫著一片寧靜溫馨。 


悼念我的soul brother (--by 輔仁大學心理系宋文里教授)


他說過最讓我佩服的話就是:
「學什麼方法論?海德格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論!」



  九月十三那天,我到花蓮奔喪之後,阿邦和汪老師一起跟我談到,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余用近似於「天葬」的方式回去天上的極樂世界。


不經心的擺渡(——by 林耀盛)


余德慧老師當時長年教變態心理學,自然被稱為「余變態」。老師從不以為意,在變態心理學課堂上總能自然地「演出」各類精神疾病狀態。而在我們哈哈大笑之餘,老師冷不勝防地冒出哲人般地話語,要我們反思何謂「正常」。




不經心的擺渡:寫於師後七日


  今日是老師走後第七天,與老師有關的回憶太多,不落言詮。從當老師的學生,到跟老師成為大學校園同事,然後是一些論文的共同作者,也是老師私塾課程上的評論者,一幕幕場景就像是「不經心」的擺渡,來到眼前。「不經心」,不經過心智的過渡,才能明瞭老師所謂的「渾體經驗」,曾有的時刻,依稀才能尋覓回溯的甬道。

怎麼在您的追思會結束之後,我才覺得這是開始?(——by 余慧君)

  
  我從未見過不是照片上的您。必須去您的追思會,是因為與瑜君的鄉姑姊妹情誼, 雖然我心知肚明瑜君挺得過去,只是仍有那麼點不放心 (現在全然放心了!)。必須去您的追思會,是因為這學期我糊裡糊塗的開了一門藝術與生命敘事的課,想向您打聲招呼借用您的人文臨床概念。必須去您的追思會,是因為學術敏感度告訴我這是絕佳的生命田野。

  拿到您的語錄,聽完余安邦老師現場演唱的〈再別康橋〉、〈小米酒〉歌子,再看到漢子人類學家徐達真情流露,已覺不虛此行。4:20,先行離席到黃昏市場採買一週糧食,6點回到東華幼兒園接孩子們放學。生活繼續這樣過著,無事。

  臨睡前,翻讀您的語錄。您詩般的解讀生命,澄澈了然於胸。我想起多年前,生命幾乎走不下去時,大師阿姜查詩般的隱喻開示,引領我直視生命現場。過往與將來,前仆後繼的生命,持續的往返生命田野,解讀隱喻。 

  是的, 這場追思會結束之後,才是開始。我那堂生命敘事的課,才可以,真正開始。

余慧君
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

生死無盡:敬悼余德慧老師(——by 陳復)



「因為有余德慧老師的存在,使得臺灣成為神奇的島嶼,其揭櫫的心靈覺醒思潮正在影響著整個華人社會。我們這些後死者,對余老師最深的感念,就是持續張開溫柔的大纛,讓這面旗幟在春風中自在飛舞,號召世人活出心靈的深刻與美麗。」



  余德慧老師過世了。這個消息很令人震驚且意外。


  總想寫點什麼來紀念余老師,卻對回顧自身前塵往事百感交集,動筆有如千金般沈重。記得我還在清華大學念研究所的時候,因緣際會來花蓮的東華大學,有幸與余老師相識,彼此有數面的情誼。承蒙余德慧老師的看重,但那時候的我還心醉著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心底總想著如何探索中華文化的智慧,對本土心理學已有些體會,但並沒有投注大量的關注。這使得我的生命自覺做出抉擇,卻失去與余德慧老師持續深交的機會。

思念的軌跡(——by 李雪菱)



另一個難忘的受寵回憶:當年,余老師與顧老師兩位我不真的認識的大學教授夫妻,讓一個陌生人,在他們離開花蓮不在家期間,住進他們在東大的校舍。那次,我一住就住了三天。這三天啊,中央山脈、東華的日出、大學教授的家--真切地,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一早醒來,0922,週六的六點。我回到研究室。是這樣子的感覺,進研究室、好好坐下來,居然是一種思念的儀式。
  
  昨天徐達的哽咽與淚;李維倫望著老師坐的椅子問道:「老師,我說的對不對?」;龔卓軍說的「老師教導如何造就一個編輯、作者、作家」;榮邦說的,「老師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老師」;阿邦老師的歌聲與小米酒,以及台大朱老師引領我們回到多年前縈繞著空氣的,菸味咖啡香與書香……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恩寵而逝


各位親愛的前輩、好友、同修,收信平安:

太平洋的風,猶在花蓮七星潭海邊徐徐地吹著。

我們懷著不捨、沉重的心情向各位通知,
余德慧教授──我們最敬愛的老朋友,
在與糖尿病共處數十年之後,
於民國101年9月7日(週五)晚上八點二十四分,
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安然過世。

2012年9月21日追思會剪影(攝影:方國評、吳國柱、江敬芳)


追思會場入口
Untitled

因愛相聚,以歌送別



2012年9月21日追思會最後,家屬答詞......
 



在經歷兩個多月病危的苦痛後,
呼吸器、各種管線一一退出他的身體,
慢慢的取回原本屬於他的自由時,
他選了身體最舒適的時候離開。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Only the unknown can be the center of productivity(——by 李維倫)

這張照片(點圖放大)是2006年6月24日在東華大學文一講堂前面所攝。有一百多位好友、門生、故舊從台灣各地來到花蓮,參加余老師退休講座。當時的邀請函是這麼寫的:

我們的師長余德慧教授,將於今(95)年暑假自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退休。藉著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想邀請您,以及他的故舊門生、親朋好友前來東華大學,大家共聚一堂,敘舊言歡。同時我們也敦請余德慧教授做場退休專題講座,聆聽他的敘說,欣賞他的風采。


余老師好走(——by 劉宏信)


余老師


抵達車站了
走出這笨重的載具
您是否更輕鬆了呢?

您是這列車上的說書人
一路上多少來來去去
您陪聊天的旅客
或愁眉不展
或哈哈大笑

您倒了杯茶
請坐在旁邊的人喝著
品味著生命的話語
窗外的星星們
也都傾聽著

座椅仍微溫
不經心留下的杯子
還留著微啜的濕潤痕跡

一路好走,老師

——宏信祝福您

化為柔適之風,讓愛延續!

親愛的朋友們: 

  近日收到許多關心訊息,希望捎來鮮花與金錢,協助我們辦理余老師的身後事,我內心感到很溫暖,卻不知如何回應。這兩週以來,忙著追思會的籌備事宜,大夥忙到深夜與清晨,實在缺少時間、體力,以及寧靜的智慧,好好思考規劃。

  如大家所瞭解,余老師最不在意世俗的禮儀,當我們選擇不遵從禮俗時,凡事都缺乏操作依據,每項事情都是陌生與創造,不夠周到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見諒。 


悼念 余老師:浩瀚星辰的擁抱(——by 倪鳴香)


您的離去,就像夕陽西下,入夜後一群孩童圍聚宿舍院子內,集體躺在板凳上,遙望那些似乎摸得到但是摘不下來的星光,大夥兒卻浸染在那被浩瀚星辰擁抱所帶來的遐思。



  請繼元代為敬上淡淡一炷香,聊表內在的感恩,感謝您那如星辰般的恩澤。 

  如果將2000年作為一個分野線,作為一位讀者的我,您早期那幾本關於中國人生命圖像的敘說,曾是我探究生命傳記研究取向起航時的浮板,它讓我得以模糊的瀏覽這條路上的景緻,帶著諸多的疑問,但知有先行者在前。

感謝老師(--by 呂俐安)



親愛的余老師:

  其實我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離別,畢業後多年一直未曾聯繫,我總是在等待有一天、有機會可以對您表達我內心的感謝,只是沒有想到會來不及……。

  我總是很驕傲的對別人說您是我的指導教授,事實上,您是我思想領域的啟蒙者,對我日後的臨床工作影響很大。至今我仍然依循當年您訓練我的方法,嘗試瞭解每個個案的內心現象,20多年來絲毫沒有減低想要瞭解人的熱忱,因為人的內心世界太豐富了。

  如果沒有您,我不會有如此豐碩的生命歷程,這些年來在我內心一直非常感念您,未能當面表達很是遺憾,謝謝您帶給我的一切,也衷心祈禱神佛的護佑,祝福您到更好的地方~~~

俐安

難捨的祝福(--by 漢文)



没錯!您不會教書;
而是教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命,教人如何意會而不是言傳。

沒錯!您不是好人;
因為您以生命點亮他人的靈魂,可是也因此讓您自己累壞了。




老師,您好:

  我知道您還活著。您是用一種「非人類的臉譜」來看我們,您是用一種「學術生命的氣息」在呼吸--一如馬克斯的幽靈般,以大師的姿態憾動未來的學術生產。

  我曾在您的「生命講堂」,手捧蘭花和清水的砵皿,一起與五味屋的阿嬤及小朋友們,在您的靈前致意。我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任何的禱念,只有一種幽幽的默會。這種「說不出」顯然和「不說出」有著情緒上的雜揉,是一種「五味」雜陳加上自身莫名的氛圍。

守望恩寵(--by 文化傳播人.牧師:楚雲)


朋友的去世是一種很深的遺憾,我不能說那是恩寵,但我願說,那是一個正在進行與將要完成的恩寵。
在這離別悲傷的期間,我深深地感受到來自內在的呼喚,要繼續為那恩寵守望與祈求,當苦難未歇,當傷痛未歇,當思念未歇。

  十七年之間,前後經歷同一位朋友的婚宴與追思,人生的喜與悲竟是如此相遇。上帝藉著余老師的病痛,帶我進入深層的靈性經驗。
  當余老師住進加護病房二十天左右,我開始為余老師和顧老師禁食禱告,放下身體的正常需求,專一的以內心的靈性力量參與他們生命的苦難現場,作為彼此屬靈的陪伴與連結。

輔仁大學黎建球校長 來信悼念

screenshot_01

[聯合報]靈堂是講堂 來聽余德慧「最後一課」 (2012.09.20)



慈濟大學教授余德慧日前病逝,家人將靈堂改為「生命講堂」,昔日學生紛紛趕來上最後一堂課,向老師說再見。
記者陳家倫/攝影
  慈濟大學教授余德慧九月七日病逝,太太顧瑜君從醫院將他「接回家」後,力貫先生生前對死亡的豁達,將靈堂改為「生命講堂」,豎立看板寫著「授課老師余德慧」,學生昨天紛紛趕來上「最後一堂課」。走進余德慧位於花蓮市的家中,耳邊立刻傳來悅耳的輕音樂,學生三五成群坐在地墊上,人人手上拿著一個缽,輕敲後發出陣陣低鳴,訴盡對余德慧的思念。顧瑜君說,「五點下班後,有更多學生前來守夜」。

懷念余老師的詼諧和睿智(——by 林意雪)



「有次一群人帶著幾個孩子在他們家,皮皮把孩子們追得哇哇亂叫,瑜君只好將皮皮關到洗手間。
約莫一會兒,余老師回來了,他立刻推開洗手間的門拯救了皮皮,把牠舉到半空,溫柔地安慰牠,還親了皮皮一下。」


  余德慧老師走了,他躺在玻璃窗下,神情安詳,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只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對這一幕有著千百種感受。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經,無需誦給佛聽!(——by 道興師)

左右對齊

他其實什麼也不在乎,什麼生死學大師、什麼加持、什麼助念都不需要,死亡是自自然然滑入生死大海的平安。他這輩子只願當一條小魚,讓「君」顧得好好的。所以,當他多年前看到此君到張老師出版社應徵,只看一眼,他就知道他可以自然滑入生命平安的處所。

  那時,我正從台北安寧療護的階級殖民觀念下出走,某日,在一面鏡牆上看到自己要到東部去的影像,就追著這影像跑去花蓮參加研討會。會議中我第一次見到余老師,初聞余老師「死是平安」的說法,我心中一凜:「ㄟ,對了,還是有人比我想得要高深多了。」

心底撥動的聲音(——by 曾柏文)


我回信談到這幾年對學術環境的觀察思考,回應的想法。最後寫道,「生在這個時代是我的宿命。積極回應,是唯一的選擇。」

余老師回覆:「 終於看到許久不見的朝暘之氣,這波浪頭是你輩的衝浪處。非常願意多聽你說些。」

這,竟是絕筆。




  驚聞大學恩師 余德慧老師日前過世。很難過。

  嚴格說來,我沒修過余德慧的課。但是當年我還在化學系時,旁聽的第一堂心理學,就是余德慧開的。

  我還記得他在第一堂課,質問甚麼是心理學。「關於人類行為與認知情緒的一門科學」 ? 他說,這是「一般課本要你去相信的」。拉到後設層次,余老師用自己的話將「心理學」界定為,是「我們將人類行為與認知、情緒等現象,放入論述空間的一種嘗試」。

  我記得,聽見心底被撥動的聲音。

[轉載]感念余德慧老師— —愛,使一切有了光亮— —


Horn謹以畫與詩《駁》
表達對余德慧老師的永恆追思

駁 (詩、畫創作:Horn )

結 飛舞 落

美艷 斑駁

不變的重覆

精神



話說緣起—



  2009年冬日午后,我偕同基金會企劃peggy拜訪余老師,力邀其主持「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展座談會。

每天都要要求自己:敬悼余德慧老師(——by 林子晴)

 
余老師常說,「每天都要要求自己,不論多忙、多累、身體多不舒服,每天都要寫一頁,才能累積。」
他還說,「有時候身體最累時,反而是書寫最有靈感的時刻。」




  印象中,老師非常喜歡「音樂」,他很另類,而且他講的都是「大音希聲」的那種音樂。

  老師舉的音樂現象例子很廣,從在美國異鄉公車上忽聞的「落車」台語聲,到原渾碗缽的共鳴喃喃,余老師雖不是音樂人、也非音樂科班出身,但他上課中拈手舉來的民族音樂學例子,卻都是最深刻的那種。

2005年2月余老師探望楊國樞院士(林耀盛提供)

YangYee
2005年2月左右,余老師前往台北參加「本土心理療癒研究」第一屆研習營(研討主題為「本土臨床與諮商心理的開展」)。會後,余老師特別回到台大心理學系探望楊國樞院士。照片中有楊老師、余老師、余安邦,和林耀盛。


[轉貼]生死陪伴(——by王理書)

蒲公英


於是,所有,這輩子,對於靈堂的記憶,都掉落了,「如家的溫馨」在那當下,充滿了我。
在童年,由於文化對死的推拒而建構的文化印象,在這片刻,也都掉落了。
是千陽燦爛,是如風自由,是泉水般靜謐。


  準備了好久,蒲公英完成自己的成長,在一個陽光溫和的夜裡,他起飛了,只有一直凝視他的眼睛,不曾眨眼的雙目注視著,在夜裡,輕柔的風來到,蒲公英悄悄地起飛。 在清晨的微光中,蒲公英已經在陽光下,他那毛茸茸的種子,正圓滾滾地綻放,他在陽光下,經驗到,根植於地時,不曾有過的輕盈。 風輕輕拖住他,風說:「我帶你回家。」蒲公英說:「我已經在家了,沒有須臾離開過。」

【心靈工坊】余德慧過世,9月21日舉辦追思會

 

創立張老師月刊,催生心靈工坊
畢生灌溉本土心理與人文療癒
余德慧過世,9月21日舉辦追思會

曾經創立《張老師月刊》、催生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的余德慧教授,與糖尿病共處數十年,於2012年9月7日(周五)晚上在花蓮慈濟醫院安寧病房安然過世。享年62歲。

得知此消息後,國內心理學界深感痛失英才,甚為遺憾。哈佛大學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對於余德慧的過世十分難過,他說,余德慧是少數可以讓他學習的心理學家之一。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轉貼]在破裂之中,吐赤裸裸的痛(—— by 林林)



「真摯,是存有的形態,就如不真摯也屬之。你當跪下接受本真的殘忍。」

1
  在《存在與時間》的本真性是這樣講的:從「常人」支配的生存狀態中抽離出來,於「畏」的「無意蘊」中在世,然後「自己決斷」,也就是給出「屬己的意蘊」。

  由上述的說法,這樣的歷程經過了「破」與「立」,以「語言/意蘊」的角度來說,那「畏」彷彿是逼近「語言邊緣」的「接近背反狀態」,或以拉崗的三層結構來說,是移至「符號層」與「真實層」的邊緣處,或是以余德慧老師說的「向非--空間的逃逸」或「越過社會規範的撤退時刻」(但是這只有「破」的意味)。


2002年余老師至中山大學哲學所照片(林耀盛提供)

2002年余老師到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討論「關切他人的技術:多元文化與現象學心理學」計畫。照片中有余老師、維倫、耀盛、卓軍,以及時任中山哲學所所長蔡錚雲老師和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蔡昌雄老師。

[轉貼]追思 余德慧老師(——by 游美惠)


「他教會了大家好多事,最主要是觀念的啟發,他有原創的學術生產,讓我們後輩受益良多。」


  我聽到余老師過世的消息,非常難過與哀傷。

  我不是余老師的學生,也沒機會跟他當同事,甚至研究領域也大不相同。但是因為有機會在花蓮落腳,短暫生活三年半,才有緣認識余老師和瑜君--兩位相當值得尊敬的不凡學者。

恩寵而逝 - 余老師 好走(——by 王鎮華)


「你做學問、講課之認真,是把這些學術提昇到生命的層次,而生命是整體性的、活生生的,所以,你不受分科的限制,沒有專業的本位,開放的將各領域聯結,交流、融合;你甚至打破學界與民間、雅與俗的層次,專注其生命性,進而掌握原生的本然。



德慧兄:

   我不覺得您走了,五月三次見面,印象已穿越刻板時空,與學院出來面對的那座山一樣,活在我心。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1993年秋天。余老師身影(李維庭提供)


1993年秋天左右,余老師在台大研究室指導維庭等學生的碩士論文。


同一天,余老師和台大同學們聚餐。
老師左手邊為人類學系林徐達,右手邊為心理學系碩士班學生黃琦斐



余老師左邊為維庭,右方女性為台大護理所研究生。




追念余德慧老師 (--by 葉方)


他將永恆的飛揚在你我心中

感謝他送給我們一顆自在的心


  我之於我,生之喜悅,在於了解緣生緣滅的生命過程與轉化。
  我的心靈生命的辛福啟航,源於1988年始,
  閱讀心理學家余德慧的一些心理學及相關著作等等,
  對我這一路走來之境,算是汲取了許多生命養份,影響甚切,
  生命的過程,唯有更寬廣的理解,一切如是峰迴路轉。
  我的創作靈感,自是泉源生命的感知。

妳要雙腳向土地下跪,然後妳才會真正看見(——by 張瑋琦)



三年前再偶遇余老師,我說:「老師,好久不見,很想念你。」
余老師率直地回答我:「騙人!」
  得知余老師過世以來,我發現,不去追念思想是困難的。
  想念還是要及時表達,雖然哲人已遠。


  9月4日,學生來我的研究室討論事情,提到接下來想考生死學研究所的事。我從櫥櫃深處搬出一套余老師在東華族群所第四次講授「文化心理學」的錄音帶,問他:「你知道余德慧老師嗎?」「知道,但我沒有機會上他的課。」學生答。

生死無盡,思念綿延~~精彩摘句1



這兩天,編輯小組正在熬夜編製余老師追思會的紀念文集。讀著余老
師的文字,再次深深被觸動,撫卷嘆息。

開始來隨機抽文,跟大家分享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如果那幾年沒有老師的溫柔提攜,我的人生是否走向另一條路?(——by 玟靜)


「老師寬厚有情,貼身觀察,俯拾皆是……。
讀老師的文章如見此人,句句都是對人的敏銳觀察與溫柔照應。看他說中年,想自身這幾年的心境,看他說死亡,如暮鼓晨鐘。一本一本展開書,見他多年立志於人的積累,赫然成山成海,深邃廣博。」


  幾年前趁回台灣時到台大心理系看看,特別走到南館二樓余老師以前的辦公室,那時只要余老師在,門幾乎都敞開著。余老師研究所的課多開在傍晚,上課前後或是中場休息,一群學生都擠到老師的研究室跟老師聊天。老師的學生有老有少各種學科背景性情都有,照老師的說法,有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求道解惑,老師從不拒人於門外。

2012.9.15《聯合報》:張老師月刊創辦者余德慧辭世

-->
張老師月刊創辦者余德慧辭世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2012.09.15 12:15 am
-->
「張老師月刊」創辦人、心理學者余德慧,97日晚上824分於花蓮慈濟醫院安寧病房過世,享年61歲。親友定921日下午2時,於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行追思會。

[轉貼]感謝您讓我與現象學梅洛龐蒂相遇(——by 東華族文系李招瑩)






「在學校之外的別的場域,常常聽到各個階層的市民因讀你的文章,受到鼓勵與安慰,跨過人生現實的挫折與考驗,您播下的麥種,未來會開花結果!」


余老師:


  對我而言,您是學界的大師,特別是在指導學生論文,見到您深厚的功力,謝謝您提攜後進,在學術上給我很多的鼓勵,能夠參與您的學生的口試,是我一生的榮幸,也在知識開放自由論辯中,感覺從事這份職業的幸福,也因為您,讓我與現象學梅洛龐蒂相遇,探討心理學與藝術交集的可能,路會繼續走下去。

【聯合報】張老師月刊創辦者余德慧辭世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張老師月刊」創辦人、心理學者余德慧,9月7日晚上8時24分於花蓮慈濟醫院安寧病房過世,享年61歲。

[轉貼]余老師的身影(——by 郭素妙)

  
他一直點化了很多很多心靈,這生命是偉大的。

  幾年前去東華時,冠宏曾指著某位努力搬紙箱經過的人說:「那就是余德慧老師。」我至少見過這位曾經心靈上頗為契合的偶像。至今手上殘稿還有一份是當年寫給他的信,很認真的寫在稿紙上,是他主編張老師月刊那時期寫的。義務張老師受訓時開始看張老師月刊,甚至去國圖找舊的期刊合訂本來看,遇到心動的文章就影印,漸漸的,余德慧三個字不時躍出,當時余師好像在國外進修,寫的是專欄。後來他成了主編,神奇的是,每期的主編專稿,每每分享最近讀書心得,旁徵博引,卻常與我所讀書籍不謀而合,幾度驚呼不已之後,很激動地寫了那封未完成的信,幾張稿紙帶來帶去,卻始終沒勇氣寄出,隨著每個月的新刊慢慢增加到不知伊于胡底。一則天性中相忘於江湖的習慣;也是考慮到他如果收到這奇怪的信,一定很困擾吧!他幾本生死學的學,我竟連改版也買了,身前事身後事,他一直點化了很多很多心靈,這生命是偉大的。

郭素妙(建中國文老師)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那些年, 您教我們的課...台大心理系69級全體學生(——by 李立維)



  我們是台大心理系69級學生,在大三、大四那些年,我們必修變態心理學,同時也選修心理衛生、行為分析、諮商理論與技術及心理病理學,這些都是余老師負責的課程。老師開啟了我們對心智變異之探索,並且促使我們反思助人行為之合宜性。老師,我們感恩您的啟蒙,更永念您以身示範的熱忱與開放。


照片說明:大四上(1983.12.20),在台大心理系館前與吳英璋老師(第二排左一)、余德慧老師(前排右一)合照。當時近聖誕節,大家都非常開心。

悼小余--生之無常,死之如常(--by小貓)

   
又有一天,我跑去他們家玩耍,小余很開心地拿一本食譜給我看,我很高興地指著日式烏龍麵那一頁大讚好吃,沒想到他很得意地賊笑,把封面翻給我看,原來,那是一本狗食譜……。
小余哈哈大笑:「我可以煮一鍋啊,你的那一碗放鹽巴,皮皮吃原味。」


  我習慣叫余德慧教授,「小余」。我不是他的學生,這麼叫,體現了某種鄰居般的親切,而他確實就住在我家對門。

記得那一天,在花蓮——懷念余德慧教授(--by 中國社會科學院楊宜音教授))


「我最受鼓舞的是,他眼睛不好,可是还在用电脑阅读器读书。因为我的眼睛也不好,我就说,我不担心看不了书了。因为他走在我的前面,为我做了榜样。后来他的肾不好,我也对他说,我的肾也出了问题,看到他就不害怕了。他的从容淡定,对学术的热爱丝毫没有因为身体有所改变。他真正参透了生死。


阿邦:

  今天诗淇来信告知余德慧老师辞世的消息,尽管知道他身体不佳,但是还是非常惊愕。余德慧老师走得太早了!他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年纪吧?去年九月在台湾开会和他见面,打了招呼,竟然就是永别了。因为看他戴着口罩,马上又要去透析,所以不忍多谈。

不要站在我的墳頭哭泣 (易傅生 驛)



1990年代,余德慧在《張老師月刊》上書寫刊頭文章,
易傅生是他所喜歡的筆名之一。
這是他曾經翻譯的一首詩歌,感謝宜澤找到它,跟大家分享。



[轉貼]印象中的余老師(——by 麗莉)


「往後大約十年,他仍是我唯一認定的老師,因為他是那麼地用心說話,他的眼中只有人,沒有老師和學生之別。」



  想到余老師此刻正在享受恩典,我也就開心起來了……

  余老師是我的大貴人。

  當年在台大心理系被一堆認知科學課程壓得不太快樂的我,藉著編輯系學會報,大搞其怪。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以身示教79天記(--by 余夫人顧瑜君教授)

  


余德慧教授離開塵世,許多人感到震驚、不捨。余德慧老師七月二日住院,九月七日辭世,兩個多月的時間,受到醫護團隊、親友與學生的盡心照顧,這些深重的情意,將伴隨余德慧老師,一路好走。

  余老師在生死學上的洞察與實踐一直是台灣學界的領先者,晚年深究、倡導安撫受苦身心的「柔適照顧」,他也在自身生命最後階段,以身示教,引導週遭親人、朋友、學生、醫師、護士實踐領受「柔適照顧」的深意。眾人無不感恩懷念。

  顧瑜君教授在這段照顧期間,寫了約四萬五千字的陪病日誌,特別摘錄部分文字,跟所有關心的好友們,分享他最後的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