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追憶余老師(—— by 李維庭)


報導上說,還有幾位活佛早已轉世來到台灣,直到目前尚未找到。
老師隨即正經地告訴我們:「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並且當場吟誦起藏文經典,說他天生就會唸誦。
那時我們同學面面相覷。
但老師吟誦的音調型態,真的很像我印象中藏文經典的型態。
事後我們學生「決定」這是老師對我們開的玩笑……



  又是一個輾轉難眠的夜晚。

  自從聽聞老師過世的消息後,在許多生活間的空隙,都會想起老師。尤其是晚上入睡的時候,從9月7日晚間至今,我已經有好幾個夜晚,浮現和老師相處的片斷景照,這些畫面不斷地把我拉回20年前的台大,課堂上的老師、研究室裏的老師、和我們一起用餐的老師、甚至和老師一起抽著香煙……,這些畫面是如此地讓我震顫,有時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

  1992年的夏天,那年我剛進碩士班,就已確定找老師當論文指導教授,如同許多人的經驗,剛開始當老師的學生時,幾乎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雖說老師授課的當下,我的內心常有被打動的感受,但事後卻完全轉述不出來老師在講什麼!但老師的課卻常常爆滿。記得有一次剛開學的晚上,還在加退選課期間,在台大南館二樓聚集許多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聽老師上課,另一位我尊敬的師長走過來看到滿出教室的學生光景,好奇地駐足在後門邊聽了老師講課一會兒,然後打趣地說:「我知道了,講課要講得讓學生有點聽得懂,又有點聽不懂,才會受歡迎!」 當時我內心不禁莞爾一笑,「還好不是我笨,原來其他老師也聽不太懂。」

  後來的我才知道,追隨老師的過程,是一個打開眼界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生命也得到滋養。

  老師所引領的學問,完全不同於傳統科學心理學的論述方式,我們透過老師,接觸到胡賽爾、海德格、加達瑪……等哲學家,從迥然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心理學。那時我們談詩意的空間、談童年的惦念、談生命感、談愛情、也談分手,這些主題,著實讓我著迷,我也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愛上一個人」的論文;於此同時,在情場上時常挫折的我,也結交了女友,成為我現在的太太。學術的論文,在討論與行動交織之下,轉化成生活中的具體實踐,為此,我很感謝老師。我還記得當我交成女朋友後,特別帶著女友給老師看的心情和景像,那一幕非常深刻。

  老師深邃的智慧與涵養,常令我在請教學問時,特別恭敬,有時會害怕沒兩三下就被他洞穿了。他是如此巨大,而我是如此微渺。還好這種心情常會有微妙的平衡,比如說,有一次老師拼命地在研究室要打開一個抽屜,再怎麼弄都打不開,後來我順勢一拉就開了。類似的事情,都讓我樂於協助老師。

  另一次是老師和我們幾個學生到一家餐廳吃晚飯,席間談到一則新聞報導,大意是說西藏的僧人來到台灣找到一位孩童,認證做為轉世的活佛。報導上說,還有幾位活佛早已轉世來到台灣,直到目前尚未找到。老師隨即正經地告訴我們:「我就是其中的一個。」並且當場吟誦起藏文經典,說他天生就會唸誦。那時我們同學面面相覷。但老師吟誦的音調型態,真的很像我印象中藏文經典的型態。事後我們學生「決定」這是老師對我們開的玩笑,不過,此一事件也讓老師在我們心目中,多了一份神秘感。

  在此,我想說:「老師,若您是轉世了,下次可要再當我們的老師呀!」

  人會老、人會死。這是一個事實。

  做為學生的,接受這個事實,傳承老師的教導,榮耀老師所給予的。

  對身為臨床心理師的我來說,如果有案主受惠於我的照顧,如果我能提出精譬的見解,我都得感謝老師當時無私地給予與教誨

  老師!謝謝您!

維庭  敬呈

1 則留言:

  1. Waiting 你ㄉ文章 有2ㄍ段落 我很喜歡 :
    1 決定 2 微妙ㄉ平衡
    有詮釋現象學ㄉ影子....主體性ㄉ存在
    主體性ㄉ存在 ? 好有學問ㄉ話語 ...我ㄕ被老師附身了? 20年前ㄉ東西還在 沒有忘記?
    這2段都ㄕ表現積極 表現主動 [主動積極]ㄕ健康正面ㄉ心理 閱讀起來自然愉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