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by 余德慧)

《關懷的力量》推薦序

  
  這本小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我們當然無法贊同返古主義者,以外在的參考點為基準來批判自身,但也無意以現代的觀點批判舊時代的思維。有個對我們有益的方式是視域的融合:雖然視域融合經常被濫用,但閱讀本書卻是極為適切的。視域不是你看到內容的what,而是何以如此思維的how。只要你願意沉靜觀讀,視域融合會自動發生。
  
  首先你會注意到,本書以一股安定的氣息談關懷的內在種種,這對於不斷承受地震海嘯、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我們,可說是失去的烏托邦。尤其一打開書頁第一章就說,「關懷就是幫助對方成長」,我突然有點暈眩,待回神過來,仔細反思我的生命經驗,我知道當台灣還在貧困的農業時期,我的學校到處都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標語。人們之間關懷互助是生活所必須的,例如家裡沒米,缺油缺蔥,向鄰居「暫借不還」是常有的事,老人家生病需要村裡的壯漢來背,喜喪黑白事鄰居要幫忙,農忙割稻相互代工,所以,幫助他人不是難事,但是若要深化「幫助他人成長」就有疑慮:幫你成長,你會幫我嗎?這裡就碰到自我的界線,所以作者說,如果利用他人來圖謀自己的成長,就不是關懷,當年的農村生活其實就是遊走在這兩端。在現實裡,我們可以幫忙,但不要幫到「要能使對方成長」,但是碰到關係深厚的人,就得另當別論。
  
  時至今日,由農轉商,加上E化,「交換」的無限上綱,使得關懷成了被掩埋在地下只露半截的東西。多數所謂的「關懷」是屬於短線操作,我捐款、慰問可以,但別讓我花時間。但是不肯施捨時間,所謂關懷的DNA,如信任、耐心、誠實、謙虛、勇氣、感恩大概都丟失了。
  
  最近我更發現,「關懷」有更便利的短線:人們利用社交網站書面關懷,問候、祝福、慰問都以文字為唯一的意指,人們已經不把問候話語的內容以真材實料加以充實,許多真實的聚會、促膝長談大多已是昨日黃花。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這世代叫關懷空洞化了?如果看到父母重新定位自己與子女的關係為朋友時,他們是否也用臉書溝通?就如一位父親感慨說,沒想到管教小女兒是用臉書,言下不知其可也。
  
  問題當然不見得是表達形式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忘卻了真材實料的滋味,只剩下語言符號做為虛擬的真實。就本質來說,無論語言如何甜美,表意如何精彩,最終還是等待能與真實一致,可是我們卻過著兩種平行的生活,一為虛擬網路的活著,一是實質的活著,彷彿是兩種人。尤其在真實裡我們寧可孤獨對著電腦,即使在網路上充滿了人情味。

  本書在出版時還沒有網路,所以作者以真實面做為論述的主旨,卻教我們突然對自身當代的處境有些悲切,生活寬裕並不能帶來幸福,反而連關懷的基本面都快丟失了。如果世界經濟結構繼續惡化,這世界只剩窮人與富人,關懷的意義會變成什麼樣子?富人為了避免窮人反撲而做的施捨行為,就叫做「幫助他(窮)人成長」?窮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向富人抗爭,也叫富人學習歛貪,是不是也是「幫助他(富)人成長」?

  我們很清楚,我們似乎已經回不去古典時代,但我們還是相信,關懷做為人性的複合感情,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質樸之心,而對後現代的造作所造成關懷的扭曲,必須時時加以批判,我們寧可花一個晚上寫一封信問候長輩或勉勵晚輩,也不要用電子郵件,寧可那麼傳統地躲在房子裡給壽星驚奇,也不要丟個電子卡片。這些需要血肉之軀去做的事,不要假手「虛擬手段」。
  
  有時看到一些人洋洋得意的E化,我卻感到絕望,所有的E化無非要把某個目的性的任務更有效率的達成,但是真正的情意卻在生命氛圍裡,我們喜歡茶館、小館子,正因為那伙計、小二、客倌的情意,這才是道地的關懷。
  
  奉勸本書的讀者,我們應當考慮如何把關懷還原回去,回到生命的感知裡,讓信任、寬恕、締結成為真材實料,充實於我們空茫的E腦袋。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