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心底撥動的聲音(——by 曾柏文)


我回信談到這幾年對學術環境的觀察思考,回應的想法。最後寫道,「生在這個時代是我的宿命。積極回應,是唯一的選擇。」

余老師回覆:「 終於看到許久不見的朝暘之氣,這波浪頭是你輩的衝浪處。非常願意多聽你說些。」

這,竟是絕筆。




  驚聞大學恩師 余德慧老師日前過世。很難過。

  嚴格說來,我沒修過余德慧的課。但是當年我還在化學系時,旁聽的第一堂心理學,就是余德慧開的。

  我還記得他在第一堂課,質問甚麼是心理學。「關於人類行為與認知情緒的一門科學」 ? 他說,這是「一般課本要你去相信的」。拉到後設層次,余老師用自己的話將「心理學」界定為,是「我們將人類行為與認知、情緒等現象,放入論述空間的一種嘗試」。

  我記得,聽見心底被撥動的聲音。

  後來隨著對心理學的理解加深,我才逐漸了解,當年台大心理系繼承傳授的,是一種本於科學主義、建基在邏輯實證論的心理學。所以我們以卡爾波普的精緻否證邏輯(透過拒絕虛無假設去反證命題)為認識論基礎,強調實驗、調查等方法與統計檢定。

  相對而言,余德慧卻是追求一種本於詮釋學與現象學傳統,重視情感與敘事意義的心理學。在當時系上對數字與模型的崇拜中,這條路,異常孤單!我還記得教我社心的林以正有次說到,余德慧是個好人,但問題是他說的話,其他同事聽不懂。

  1995年,余德慧離開台大,我才從化學系轉進心理系,不再能聽他的課。只曾有次余老師返系訪友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或許想起林以正的話,總覺那背影揉著一種堅強與疲憊。

  當年我智識依然懵懂,其實並未感覺到,走了一個余老師,系上到底缺了什麼。直到大四修了些研究所的課,讀到不少老師與學長姊的論文,我才發現,自己對實證主義下的心理研究有越來越深的疑慮。有次我課後找楊國樞討論自己的困擾,我說:

  「這一年讀到很多論文,用種種數學與模型分析心理現象。這些論文在觀念上很有趣,但問題是,讀完後回到現實生活卻感到不貼切。我發現自己無法透過這些論文的分析,去形成對我自身,或對周遭的人,一種更深刻的了解。」

  我從這個疑惑,轉向質問:是否是學術知識的生產環境、制度、文化,形塑了這門學科的樣貌,背離了某種知識的理想。我記得楊老師耐心地聽我說了一堆,最後只說,有一個領域叫「知識社會學」,在處理我的疑問,但是他自己不熟悉。

  那是一道光,十四年後的今天,我研究的領域正是知識社會學,追問的問題,也源於大四那年的困惑。

  離開台大的余德慧,到了東華走自己的路。東海岸的美麗校園,似乎也給了他更寬闊的空間。例如,他創辦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許多著作,儼然成派。

  2004年,在我自己生命中最黑暗困頓的一年,我發現過去學到的,各種理性分析的心理學都幫不了我的時候。正是在讀到余德慧寫的《生命史學》後的一場大哭中,我找到自己的救贖。

  去年十一月,終於透過臉書與余老師聯繫上,我興奮地去信表達對他的感念,也說明自己的近況。得知我正在踏往學術道路,余老師卻悲觀地回信道:

  「柏文,你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遭逢全新社會人文質變的初期,幾乎所有古典都被瀕臨顛覆,而學院也面臨資本主義的收買,備受新自由主義攻擊,你卻剛要起步,以我這老鳥來說,你可說前途難測,因為改寫的速度太快。跟你熟悉的大學環境,我已經不知大學為何物?評鑑、管理主義恐怕只是開端,我看遍大學所謂學者,早 無面貌可言。嘆氣至此,學不了彭明輝。」

  我回信談到這幾年對學術環境的觀察思考,回應的想法。最後寫道,「生在這個時代是我的宿命。積極回應,是唯一的選擇。」

  余老師回覆:「終於看到許久不見的朝暘之氣,這波浪頭是你輩的衝浪處。非常願意多聽你說些。」

  
  這,竟是絕筆。

1 則留言: